新聞中心
聯系我們
寶雞市三立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
電 話:+86-(0)917-3385926 /3383033 手機:13992724695 13379173191 15332289886
傳 真:+86-(0)917-3385946 QQ:931638055 317061397 1204638176
郵 箱:bjsl@bjslti.com; sanli_sales@outlook.com
地 址:陜西省寶雞高新開發區鈦城路中段
鈦的由來與發展
發布日期:2014-11-27 19:43:16
鈦(Titanium)是1795年德國科學家克拉普羅特(Klaproth)研究金紅石(Rutile)所發現,以希臘神話中的大力士神泰坦(Titans)為其命名,鈦元素在地球上儲量相當豐富,全球鈦鐵礦儲量約14億噸,金紅石儲量約1億噸,儲量僅次于鋁、鐵、鎂,排名第四,以目前鈦金屬使用量估算, 今后200年全世界不用擔心鈦資源枯竭。鈦的活性很大,在自然界中不會以純金屬狀態存在,主要以金紅石(TiO 2 )和鈦鐵礦(FeTiO 2 )的形式存在,主要礦產地是在美國、澳洲、印度及加拿大等國家。
由于鈦的高溫活性相當大,容易與氧、氫、碳、氮反應,提煉相當困難,到了1910年才由美國Matthew Albert Hunter在鋼瓶中用鈉還原TiCl 4 ,首次獲得含氧量低的純鈦,此法后來也成為工業中的鈉還原法。 1940年盧森堡化學家Wilhelm Justin Kroll進一步研發出鎂還原法(Kroll法),Kroll使用鎂在惰性氣體下還原TiCl 4 提煉大量純鈦,后來成為工業界提煉鈦金屬的主流方法,此法提煉出之鈦因多孔性有著海綿的外觀,因此稱為海綿鈦(圖1)。
圖1
經過了約20年努力,美國鈦金屬公司TMCA終于在1950年將鎂還原法商業化,開始大量生產海綿鈦,隔年英國帝國金屬工業公司IMI亦投入量產,日本是由大阪鈦于1952年開始生產,俄羅斯則是從1954年開始生產海綿鈦。目前全球四大海綿鈦生產國分別為俄羅斯、日本、中國及美國,俄羅斯是海綿鈦產量最大國,中國海綿鈦產量于2007年超越日本,成為全球海綿鈦第二生產國。
第二次世界大戰后,許多國家發現鈦合金對國防工業發展的重要性,因此積極投入鈦合金研發,很快的鈦合金成為航空、軍事、石化等工業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,并廣為延伸應用到民生、生醫、能源、船舶等領域。 1954 年, 美國研發出第一種鈦合金Ti-6Al-4V,由于此合金具有優異的綜合特性,因此成為后來鈦合金工業中的重要合金,目前全世界已研發出數百種的鈦合金,其中Ti-6Al-4V使用量占了全部鈦合金50%以上。統計歷年鈦金屬工業發展,鈦金屬的發展相當快速,每年大約都以8%的速度增加,2009年在金融危機沖擊下,使得鈦材消費量大幅下降,到2011年才回復金融危機前的程度,推估至2016年,全球鈦金屬每年使用量上看20萬噸。
推薦閱讀: